为全面了解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,提升心理委员朋辈互助能力,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,医学院组织开展了2025级心理委员培训及新生心理普查工作。
专业培训,赋能心理委员成长
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心理健康的“守护者”,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、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起着关键作用。为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,10月15日在医学楼214会议室开展了医学院第五期(总第十九期)心理委员培训,2025级班级心理委员及学生会相关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。
培训围绕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、朋辈辅导技巧、沟通技巧、压力管理等,进行了深入讲解和互动交流。培训过程中,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,让心理委员们深刻认识到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危害,掌握了初步且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。通过培训,心理委员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,也增强了朋辈互助的意识和能力,为更好地服务同学奠定了基础。
全面普查,呵护新生心灵健康
为全面了解新生整体心理状况,建立新生心理档案,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、早干预,10月15日,医学院统一组织学习了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操作手册(学生)》,并进行了心理普查集中测试工作。本着全覆盖、无遗漏原则,我院2025级全体新生共计531人参加了心理普查。
现场测试工作井然有序,同学们积极参与、态度认真。辅导站在施测结束后,及时完成统计、筛查工作,出具统计报告,建立学生心理档案,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各班主任,以便做好跟踪服务工作。根据测试提示的三级预警,采取持续关注、及时反馈、重点约谈、跟踪干预等措施,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。

医学院此次开展的2025级心理委员培训及新生心理普查工作,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。通过专业培训提升了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,通过全面普查掌握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。医学院将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,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。(供稿:医学院 张洁;初审:孔磊;终审:邹华兵)